梧州冶金科技发展大会暨中国金属学会专家委员会2024年工作会议成功举办
11月19日,梧州冶金科技发展大会暨中国金属学会专家委员会2024年工作会议在梧州市成功举办。本次会议以“全国学会赋能——助力梧州市高端金属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聚焦不锈钢产业发展,探讨绿色低碳发展及冶金产业关键技术问题的解决途径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会议由中国金属学会、梧州市人民政府主办,梧州市科协、梧州市科技局、梧州市工信局承办。
在11月19日上午的梧州冶金科技发展大会上,梧州市委常委、副市长赵增山、自治区科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海鸥、中国金属学会常务副理事长田志凌在会上致辞,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科技大学碳中和研究院院长、梧州高端金属材料协同创新中心专家委员会首席科学家毛新平线上视频致辞。梧州市工信局负责人在会上就促进高端金属新材料产业发展发言。金属学会四位专家分别作了专题报告。出席会议的还有中国金属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新江。中国金属学会专家及梧州相关单位负责人、企业代表等共80多人参加会议。
赵增山代表梧州市委市政府致辞。他对中国金属学会专家的到来和对梧州的支持表示欢迎和感谢,介绍了梧州市不锈钢产业的概况和产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在第二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前后与中国金属学会合作所取得的成果。他表示,中国金属学会是冶金材料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学术性科技组织,是联系冶金科技工作者的桥梁和纽带,在推动冶金材料发展方面发挥了突出作用。希望金属学会继续为梧州提供科技支持,帮助梧州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升智能化、绿色化水平,加快培育形成新质生产力,助力梧州高质量发展。
李海鸥在致辞中肯定了梧州市在对接全国学会、深化合作、推动年会成果落地和产业科技成果转化上做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绩;感谢中国金属学会多年来对广西钢铁产业给予的支持和帮助,期望未来合作不断深化。希望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充分发挥各方优势,不断拓展合作平台,丰富合作内容,创新合作方式,共同挖掘梧州冶金产业发展的潜力和优势,进一步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落地,让冶金产业迈向创新发展新高度,为梧州乃至广西冶金产业发展增添全新科技力量。
毛新平在线上致辞中指出梧州市不锈钢产业发展的区位、政策及原料优势,对梧州市不锈钢产业发展态势作出积极评价。对梧州市不锈钢产业发展提出建议:一是加速产业集聚,在目前的规模上进一步扩大;二是普及和延伸产业链条,对深度延伸提出更高要求;三是提高原料的把控能力;四是加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设。
田志凌在致辞中介绍了学会与梧州市在“科创中国”服务地方方面的合作。他表示,中国金属学会将充分发挥自身优势,深度聚焦梧州冶金产业发展,认真编制不锈钢产业规划。学会将组织专家团队深入调研,针对不锈钢产业的技术创新、绿色发展、产业链延伸等关键问题进行精准施策,为产业发展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的智力支持。
梧州高端金属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受聘仪式
中国金属学会科普教育基地授牌仪式
大会邀请全国金属学会专家苏杰、朱荣、李红霞、杨晓东分别作《新形势新挑战下,不锈钢如何高质量发展》、《废钢再生-低碳高质电炉冶炼技术》、《连铸浸入式水口堵塞新机理及防堵新技术创新》和《钢铁工业绿色低碳发展面临的挑战与应对》的专题报告,交流不锈钢产业发展方向,探讨新形势下如何攻克技术难题、节能减碳、降本增效,介绍冶金产业最新科技进展和先进生产经验。赵增山为梧州高端金属新材料协同创新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颁发聘书。田志凌为设在梧州科技馆的中国金属学会科普教育基地授牌。
19日下午,中国金属学会举办了专家委员会2024年工作会议。约40名专家参加了会议。会议就中国电炉炼钢生产技术及梧州市冶金科技发展、我国碳中和技术、科技创新进展及热点等进行汇报及研讨。
举办梧州冶金科技发展大会暨中国金属学会专家委员会2024年工作会议是我们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精神的生动实践,更是推动第二十六届中国科协年会成果转化落地的具体行动,梧州市科协将继续当好科技红娘,为梧州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科协力量。
作者 | 纪立伊
编辑 | 潘铭霞
初审丨李建中
终审丨李健娜
梧州市科学技术协会 桂ICP备20001270号
电话:0774—3823360(办公室) 传真:0774—3823360 邮箱:wzkx123@163.com
地址:梧州市长洲区新兴珠宝路6号9楼 邮编:543002